四川农村日报媒体记者 张闻亚 实习生 卢武 文/图
6月28日,在位于绵竹市广济镇的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胜农业“)的猕猴桃园里,有机肥撒施、农药喷洒、猕猴桃枝条粉碎、除草以及松土……数台机械在行间操作,来自全国和我省的猕猴桃、机械领域的专家在旁仔细观看和检查机械操作的效果。
原来,这是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的专家,正在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猕猴桃农机农艺融合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评价。
“这项技术全国****”“这项成果破解了猕猴桃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对于这项经过5年时间创新集成,凝聚多家单位的科技成果,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痛点和难点:机械化率<30% 猕猴桃发展遇瓶颈
适度规模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但在猕猴桃产业上,却出现了一个怪圈:大规模种植不赚钱。“这个现象在我省乃至我国都普遍存在。”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的猕猴桃****专家、猕猴桃育种专家李明章告诉记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机肥撒施机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园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据我省猕猴桃栽培专家、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涂美艳介绍,“我国果园的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不到30%!猕猴桃的平均水平还低于这个数字,很多规模化园区因为劳动力依赖度高,而农村用工难问题极为突出,造成农时延误常有发生,果园效益难以提升。”
我省有猕猴桃种植面积75万亩,是我省10+3产业川果中的一张靓丽名片。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以及农村用工难问题,我省要实现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猕猴桃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创新与成果:农机农艺融合,三万亩猕猴桃增效两亿元
28日,在绵竹市广济镇的猕猴桃千亩园区里,记者看到,猕猴桃已挂满枝条,丰收在望。
众所周知,猕猴桃在修剪、施肥、除草、松土、制粉、授粉、喷药、兑药等生产环节人工依赖度高,市场上适宜南方猕猴桃园的管理机械较少,现有栽培技术体系与机械化生产的匹配性差。
碎枝机
怎么办呢?科研人员通过引进、创新研发系列小型装置、农机具及设施设备和智能管控系统,为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设备(装置)保障。“包括有机肥撒施机、农药喷洒机、碎枝机、松土机等,都是我们根据四川的土壤环境和建园条件,研制的,有46台(套)。”涂美艳告诉记者,科研人员还集成了果园智慧化管理与决策平台1个,基本实现了南方猕猴桃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
通过在都江堰、苍溪、绵竹、蒲江、巴中等我省猕猴桃主产区多个点的示范显示,节本提质增效显著,提高授粉、施肥、喷药等关键环节管理效率3~5倍,化肥农药减量30%以上,商品果率提高1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升30%。“猕猴桃有机肥用量大,前几年请人施有机肥,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还摔伤了。”成果参与单位华胜农业总经理白峰告诉记者,现在用机械,效率提升了几十倍,而且比人工施肥还均匀。
在果园里,记者发现,部分猕猴桃枝蔓被一根根细柱牵引到6米左右的高空。“这些枝蔓都是****年的结果母枝,以前,他们会垂掉在果园里,一是影响机械进园,二是影响光合作用,三是不利于其增长增粗生长。“涂美艳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农艺上的改变,为机械化和持续丰产提供了条件。
在该成果中,农机农艺的融合随处可见,足足有20余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该成果针对南方地区果园生产实际,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研究了全园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相结合并高效融合应用,为猕猴桃轻简高效生产提供了支撑,创新性突出。总体达到国内****水平。“专家组这样评价。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园艺所书记江国良研究员表示,该成果针对性强,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对其他果树种类栽培管理机械化有借鉴作用。该项成果有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果园管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此次专家组成员包括国内有名的猕猴桃专家湖南农业大学的王仁才教授、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研究员,以及我省农业机械、果树学等方面共7位专家。
来源:川观新闻